泰安市前三季度规上文化产业单位发展稳中向好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3.12.23

2023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文化资源为重要依托,加快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规上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总体发展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9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2家;资产总计为129.0亿元,同比增长7.0%;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19.1%,高出全省增速其中:文化制造业3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8家,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增长19.9%;文化批发零售29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1家,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增长41.5%;文化服务业企业2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增长7.8%。

(二)企业利润水平持续改善

随着全市经济恢复发展,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改善,自2023年1季度起,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亏损正逐步收窄,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其中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表现突出,实现利润总额2701.2万元,同比增长66.2%,实现营业利润2957.1万元,同比增长81.9%。

(三)重点企业拉动明显

随着市场形势逐步好转,重点企业稳步发展,泰盈科技、天和纸业、润声印务、百川纸业、和瑞包装、华宁包装等13家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4亿元,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为73.1%,同比增长22.3%,高于全部规上企业增速3.2个百分点。

(四)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施工项目114个,比上季度增加11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7.2%;其中,亿元以上施工项目75个,累计完成投资增长30.5%。分县市区看,岱岳区施工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9.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9.9%。

(五)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103元,同比增长9.6%,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3.2%。旅游业持续火爆,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规模数量少,竞争力和稳定性差

与文化产业先进地区相比,文化产业企业普遍规模偏少,无论规模和数量仍然偏小,差距较大,小微企业占比较大,产业活力不足,没有强势的文化产业主体,新兴产业文化单位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缺乏竞争力和稳定性,一定程度影响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二)行业分布范围较窄创新上还有不足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整体走低,行业覆盖范围的持续收窄使得原本就面窄的文化企业分布结构更加不合理,难以促进相关文化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从文化资源开发看,近代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中外并蓄,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还存在短板。文化资源开发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和,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优点,创造更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功夫。如泰山动漫产业大有前景。多增加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出更多泰城文化旅游新地标,借助动漫节,我们可以利用动漫的形式把泰山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从而带动泰山石刻、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元素的推广。

(二)发展文化新业态,推进全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旅游+”融合文章,力争将旅游与夜经济、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建设、文化传承融通互动发展,丰富夜游、夜购、夜娱等消费业态。开建田园休闲、民俗旅游、自驾游等新模式,挖掘弘扬泰山、汶河、红色、民俗等本土文化,培育亲子文化旅游、主题乐园等文化新业态,整合产业资源,带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推进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