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能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1-8月份,泰安市全社会用电量13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增幅比1-7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幅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全社会和工业用电量增幅均呈较快增长态势。
一、用电量新特点
(一)除第二产业外,一产、三产及居民用电量增速均加快。1-8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增幅比1-7月份提高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9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幅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增幅比1-7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增速比1-7月份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
(二)工业用电量呈增长态势,增速趋缓。1-8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幅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占全社会比重为67.7%;8月份工业用电量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其中,8月份抽水蓄能抽水耗用电量为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3.3%,拉动当月工业用电量回落7.0个百分点。
(三)分三大门类看,除电力行业外,制造业、采矿业用电量增长均较快。1-8月份,采矿业用电量累计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幅比1-7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部工业用电量比重11.7%,8月份用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制造业用电量累计5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增幅比1-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部工业用电量比重66.3%,8月份用电量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累计1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降幅比1-7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部工业用电量比重22.0%,8月份用电量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1%。
(四)制造业中,重点行业用电量增长较快。从制造业31个大类行业看,1-8月份,有28个行业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呈现增长态势,占制造业的90%。其中,用电较高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用电量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增幅比1-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累计用电量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增幅比1-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用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4%,增幅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五)第三产业用电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金融业用电量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房地产业用电量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2%,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用电量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二、几点思考
电力是经济发展、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终端能源消费,电力消费在全市能源消费量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节能降耗角度看,当前全市电力消费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决定能源消费结构,针对当前以重工业能耗为主的结构,全市要对工业行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快鼓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产出、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对主要的高耗能行业,要调整其内部结构,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电耗,从而实现工业节能的突破。同时,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必须让企业深刻意识到,转型升级是新形势的要求,技改扩能是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种资源供给下降,环境约束影响,企业必须转变生产模式,从简单的加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精深加工产业,从而摆脱当前困境,开辟产业发展新天地,拉动全市经济健康运行。
(二)进一步增强全民节电意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节约用电知识,引导居民科学用电。提倡节能灯、节能电器等节能产品的推广使用,总结、推广节电节能经验,使节能工作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有效节约居民生活用电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