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泰安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升
信息来源:项目部 发布日期:2018.03.02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按照“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要求,进一步加大“三强”企业培植力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快速推进,结构明显优化,新动能引领作用突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升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稳步攀升。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持续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二)工业效益平稳运行。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增长2.3%,利税增长2.0%。

(三)新动能引领作用突出。在全市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动能引领作用突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装备制造业引领作用突出。2017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超过全部规上工业6.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占比达38.1%,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八个大类行业中,有七个行业增长,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六个行业增速均在10.0%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提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50.5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7.5%,高于全部规模工业5.0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5%,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较2016年提高1.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与全省差距比2016年缩小0.2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行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5.0%,低于全部规模工业11.7个百分点,其中,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4%,低于全部规模工业25.1个百分点。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3.1%,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

(四)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有喜有忧。纺织、化工、食品和钢铁作为泰安市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出现分化。2017年,纺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下降9.0%、15.0%、17.5%;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下降15.5%、20.7%、22.8%;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下降11.4%、26.0%、22.8%;钢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增长7.0%、112.8%、107.2%。

(五)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受煤炭价格回升、经济环境整体向好的影响,全市部分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新汶矿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5亿元,同比增长74.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山东石横特钢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41.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肥城矿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98.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14.9%,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六)骨干企业培植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41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796户,其中过10亿元的达到64户。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停破产企业对全市效益影响较大。2017年,我市有127家企业处于停破产状态,而这些企业的同期收入为366.1亿元,下拉全市收入7.5个百分点。

二是部分支柱行业收入下降。受经济下行较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通用设备、医药制造等行业增速下降。2017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4%,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5.0%,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5.5%。

三是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升级任务较重。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八大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过六成,而且层次有待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不明显,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部分行业竞争力弱的矛盾更加突出。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泰安市本地科研实力相对比较薄弱,很难吸引高端人才落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模仿创新阶段,研发强度较弱,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特别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仍大量依靠进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掌握不够,产业核心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

三、对策与建议

(一)抓好落实落地,彰显政策实效。近年来,泰安出台了《关于大力培植“三强”企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督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彰显政策实效,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树立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切实把抓政策落实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应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凝聚合力,全力消除政策落实的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现象,凸显政策红利。

(二)发力多点支撑,形成发展合力。一是抓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加快专用煤炭、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进程,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大相关技术改造力度,制定行业转型升级计划,按步骤推进,争取行业发展破旧迎新。二是壮大新兴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着重抓好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泰开集团、特变电工、泰山玻纤等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为泰安工业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撑。围绕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多点支撑,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厚度与广度,形成泰安工业增长的强大合力。

(三)培育中小企业,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加快建设进度。对招商引进的工业项目,要及时跟进,抓紧施工建设。全面梳理在建工业项目情况,加快建设进度,实现早日投产,纳入统计范围。二是力促达产见效。加强对新投产企业的政策帮扶和引导,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尽快释放产能,促进企业有序扩大生产,推进生产规模上台阶,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大项目攻坚力度,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对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合理控制企业融资规模;强化产业招商和精准招商,重点引导大企业大集团落地投资;切实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攻坚力度,加强重大工业项目有效投资督查考核;进一步扩大工业性投资,着力提高技改投资比重,及时兑现技改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