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采取措施,以实施规模养殖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切实加大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力度,全市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主要畜禽生产情况
上半年,我市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各种畜禽市场供应充足。截至6月末,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20.77万吨,同比增长9.6%,禽蛋产量8.45万吨,同比增长0.8%,牛奶产量20.72万吨,同比下降5.2%。
(一)奶业生产逐步恢复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阴霾的消散和各项奶业扶持政策的落实,近年以来,泰安市奶业生产和经营逐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渐增强,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截至6月底,全市奶牛存栏17.44万头,同比下降15.3%,环比增长3.4%,与2008年数据相比,增长了0.6%。牛奶产量20.7万吨,同比下降5.2%。
(二)生猪生产平稳
自200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场改扩建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母猪生产、仔猪繁育迅速扩张,生猪存栏量逐步扩大,市场供应量充足。截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49.5万头,同比增长1.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7.22万头,占生猪存栏量的11.5%;生猪出栏165.43万头,同比增长13.7%。
(三)家禽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充足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了蛋鸡标准化改造以奖代补项目,养殖场户扩规模、提水平积极性较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使我市的家禽生产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六月末,全市家禽存栏2804.2万只,出栏4176.8万只,同比分别降低0.9%和增长5.3%。
(四)牛、羊等草食牲畜养殖下滑
截至6月底,全市大牲畜存栏27.9万头,同比降低8.3%,羊存栏134.6万只,同比降低5.9%。出栏107.7万只,同比降低1.9%。近期,牛羊肉价格比较稳定,预计后期牛羊肉价格将继续高位震荡,但幅度不会太大。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市场信息来源少,无法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用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的多,科学养殖在创收中所占的比重小。养殖规模小,对市场、疾病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
二是生猪价格下跌,生产成本增加, 养猪业利润微薄。从2008年的6月份开始,猪价就开始慢慢下滑,降价幅度明显。据城调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猪后腿精肉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0.69元/500克、11.44元/500克、10.84元/500克、9.82元/500克、9.03元/500克,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下跌幅度均超过了10%,最大降幅达32.1%。同时饲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养殖成本提高使养殖场户的利润步步缩水,从外面购仔猪育肥的散户利润更是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亏损。
三是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难以保征,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一体化服务机制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难以搞活,影响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
三、几点建议
1、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主要发展畜产品加工、奶类加工、饲料兽药生产、畜禽养殖、皮毛绒加工、畜产品运销、观光旅游园区等畜牧产业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的带动能力,形成规模大、布局广、体系全的产业化集群。
2、制定合理政策,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区建设。实施规模养殖是提高卫生标准和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积极鼓励支持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基础上,重点加强养殖小区建设。小区建设必须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注重质的提高。同时,大力组建和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养殖业的组织化水平,调动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
3、做好正确引导,应对市场变化。针对当前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测,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猪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传递信息。同时各级政府应协调财政、金融、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在对良种母猪实行补贴的同时,加强对商品猪市场价格的保护,以防止猪贱伤农现象发生,保护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