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统计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总体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各项工作。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9亿元。
近五成行业收入增长。1-5月,全市37个在统行业大类,1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48.6%。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营收2.7、1.5和0.6个百分点。全市37个在统行业大类,13个行业实现盈利,4个行业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8、4.3和1.3个百分点。
两大制造业增势明显。1-5月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共计864家,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为62.2%。消费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45.1亿元,同比增长1.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54.6亿元,同比增长4.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3个百分点。
轻工业持续强力拉动。今年以来,1-2月、1-3月和1-4月轻工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0%、1.7%和2.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是49.0%、25.8%和10.1%。1-5月,422家轻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0.6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规上工业3.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增长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7.0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利润比重近六成,同比增长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0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韧性凸显。今年以来,民营企业1-2月、1-3月和1-4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是4.5%、3.6%和4.6%。1-5月,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9.7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规上工业2.7个百分点,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增长1.3个百分点。
下阶段,全市要扎实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