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泰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泰安市局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坚持为民普查、部门协作、考核导向、强化队伍、学习先进、提早摸底、保障经费、制度管理,全面做好泰安市五经普准备工作。
一、坚持为民普查,聚焦本地特色。以搞好普查,服务泰安,贡献全省为指导,认真研究省文件部署要求和普查方案规定,紧扣泰安“绿色先行区建设、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等特色工作起草政府普查文件,创新增加“双组长”内容,充分吸收部门意见建议,制作“经济普查你问我答”“一张图读懂经济普查”等多种形式的政策解读,力争通过普查全面准确反映泰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统计依据。
二、坚持部门协作,强化政府行为。按照“管行业就要管统计,管统计就要管普查”的原则,厘清部门经普具体职责,制定《经济普查部门工作职责》,明确成员单位不同阶段工作任务,细化流程标准,做好部门行政登记资料共享,压实查遗补漏责任,协助做好行业数据质量把控。
三、坚持考核导向,聚焦正向激励。泰安市局呈报的《关于将经济普查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建议》,获泰安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同意,将经济普查纳入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在考核内容上,紧紧围绕数据质量生命线,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突出“四落实”、单位清查、数据登记等重点任务,督促各县市区在普查上真抓实干,动真碰硬。。
四、坚持强化队伍,聚焦细化职责。“抽硬人、硬抽人”落实精兵强将实行集中办公,落实9名集中人员,70平办公场所,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力量,建立管理、包保、例会、督办、联动制度,坚持两头兼顾、普查为主,确保事事有人管;细化工作流程,制定五经普任务配档表,“横到边,纵到底”建立任务“矩阵”,横向上明确“集中办、各专业、各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主体任务,纵向上逐月明确27项阶段任务,形成135个任务“元素”,条块结合、挂图作战、对表推进、台账管理,确保普查工作落实落细。
五、坚持对标先进,聚焦学以致用。认真剖析五经普工作短板,对标先进兄弟地市,精心选择考察内容,科学确定考察目的,局分管同志带队,业务骨干和县市区分管同志组成调研组,就五经普前期准备情况、机构组建模式、两员选聘和培训技巧、清查工作方法、提升数据质量方法、应用信息技术情况、部门职责落实情况等内容赴济宁、德州两地进行了深入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两地五经普工作“起步早、定位高、机制顺、办法多”,提供了可借鉴的工作经验。
六、坚持提早摸底,聚焦心中有数。成立清查底册整理小组,主动对接市场监管、行政审批、民政、编制、税务等部门,赴部门实地对接,获取部门名录资料50万条,提出部门名录整理意见48项,比对分析陈旧无效数据6万条,人工规范整理数据14万条,初步形成了我市清查单位底册,对整个普查工作量有了全面预估。
七、坚持精打细算,聚焦经费保障。合理确定组织实施、“两员”报酬、宣传发动、业务培训等方面的经费需求,精心编制2023-2025三年预算和详细说明,顺利通过第三方事前绩效评估,今年已落实470万,另安排100万机动经费准备pad设备购置,为普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经费基础。
八、坚持制度管理,聚焦责任落实。泰安市局内部构建分工明确、失职可追的责任体系,做到每个数据质量环节有人盯、有人靠、有人管,建立 “循环”问题整改机制,梳理“问题清单”、“目标清单”和“时效清单”三个清单,挂图作战,倒排时间工期。建立分阶段工作评价体系,变“算总账”为“算细账”,坚持阶段性总结评价,根据普查不同阶段,按照不同频率对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有力有效做到补齐短板,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