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土地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2.09.05 访问量:

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盘活农村土地,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盘活低效闲置土地,促进土地增效,带动产业结构、产能结构、产品结构调整。

一、土地流转情况

(一)土地流转面积明显增加

2021年泰安市土地流转面积共144.8万亩,,同比增长 8.1%。其中,农户流转面积140万亩,占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的96.7%,同比增长 8.9%。

(二)土地流转形式多样

全市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土地转包、土地转让、土地出租 、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其中土地转包面积为78.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4.4%。土地出租54.9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7.9%。土地转让面积为6.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7%。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对政策认识不足,农民顾虑较多。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权,影响自己利益,一般不愿意签长期合同,这就大大制约了经营大户的发展。

(二) 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关系混乱。当前泰安土地流转呈现出自发性、季节性、短期性、临时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农户之间流转多以口头化、随意化、短期化的形式进行,缺乏法律保障,造成土地流转关系混乱,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造成承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投入积极性不高。

(三)价格机制不完善,风险保障落实难。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流转中介组织较少,缺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评估机构,且服务滞后。农业投资存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土地流转中若没有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制度,既影响土地投资经营者的积极性,又制约土地经营权流转。

(四)土地流转规模比较小,流转效益不高。一些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需要大块土地搞规模经营,而挂牌交易的多是零散土地,大块土地较少。土地在小户之间流动的多,向大户流动形成规模经营的少。由于土地流转规模较小,流转期较短,集中程度不高,耕地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的效果难以凸显。

三、加快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持续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学习,鼓励有意愿和能力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对撂荒地和弃耕地进行适度规模化种植生产,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将土地流转工作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推进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激活发展动力,增强经济活力,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

(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一是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依法依规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减少土地流转纠纷,保障农民的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二是通过不断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公共服务,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化,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完善流转双方信息,保障双方权益,促进土地的市场化流转。

(三)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发挥企业带动作用

全市各级充分利用当前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农业引导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农业基地,加快农业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