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人类的未来,为切实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十三五”期间,泰安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儿童优先理念,泰安市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泰安市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终期监测评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儿童规划》),从健康、教育、福利安全、法律和环境等五个领域提出了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把儿童发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儿童保健事业,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扎实落实目标责任,《儿童规划》进展顺利,儿童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统计监测指标稳步推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儿童事业发展情况
(一)儿童与健康
1.反映全市儿童健康水平的多项指标继续向好。母乳喂养意识增强。泰安市积极推进《泰安市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孕产妇死亡率较“十三五”初期明显下降。孕产妇2020年全市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87.69%,比“十三五”初期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纯母乳喂养率95.4%,提高0.7个百分点。
2.儿童营养状况逐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各地积极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提高早孕建卡率,不断强化高危产妇专案管理,加强高危新生儿访视,持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叶酸补服和6-24月龄婴幼儿发放营养包等方面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新生儿和儿童救治能力,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为优生优育、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供了较好的保障。2020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13%,比初期降低0.4个百分点,降低到2%以下。5岁以下儿童低重率0.72%,比初期降低0.11个百分点,各项儿童健康指标均已达到“十三五”目标要求。
3.儿童保健水平基本稳定。全市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由2016年的89.43%提高到2020年的93%,提高3.6个百分点,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一直保持为零,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100%,儿童保健水平基本稳定,7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2.65%,比“十三五”初期提高2.5个百分点。
4.疫苗接种保持较高水平。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接种率都在99.6%以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标乡镇比重一直保持为100%。
(二)儿童与教育
“十三五”期间,泰安市坚持依法办教育,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创新实施职业培训教育,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特殊教育关爱机制,儿童教育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冯玉祥小学新校区、科大新幼儿园正式启用,市直机关幼儿园完成建设。泰山科技学院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3.01%,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高中学段入学率达到99%,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7%,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30.84万人,比“十三五”初期增加3.93万人,提高14.6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0.2万人,比初期增加0.1万人。
(三)儿童与福利安全
“十三五”期间,泰安市着力提高儿童福利保障标准,落实孤儿教育,医疗等各项救助保障政策,6岁以下残疾儿童(市、区)免费康复实现全覆盖达到100%。有康复需求的儿童残疾人数2020年达到1570人,比“十三五”初期增加1.3%。大力普及儿童安全知识,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使儿童获得有效监护,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儿童用药、婴幼儿配方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100%,儿童用品、玩具和娱乐设施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5%,大型游乐设施检查合格率达到100%。
(四)儿童与法律保护
“十三五”期间,泰安市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打击利用儿童从事走私、贩毒、偷盗等各种犯罪活动,重视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和科学矫治,儿童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2016-2020年,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1231人,破获拐卖儿童案件9起,解救被拐卖儿童案件22起,为儿童提供了应有的法律保护。被劳动监督部门查处的使用童工案件数和单位使用童工人数均为0,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自我防范知识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吸毒人数占全部吸毒人数比重(16岁以下)2020年降到0%。
(五)儿童与社会环境
1.儿童生活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98%和90.93,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集中式供水收益人口比重93.55%,比“十三五”初期提高2.3个百分点,儿童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2.儿童成长环境日趋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积极推进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图书馆少儿文献达233379万册,比初期增加119479万册。建立妇女活动中心的县(市、区)比例2020年为33.33%,比“十三五”初期提高16%个百分点。少儿广播、电视和动画电视节目播出时长大幅增加。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县(市、区)比例比“十三五”初期提高17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泰安儿童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全市儿童健康、教育、环境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儿童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要求和儿童及其家庭的新期盼。
(一)健康领域中部分指标需关注。母婴安全形势依旧严峻。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加,孕产妇的自我意识不强,基层医疗机构诊治水平薄弱,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孕期管理不规范,母婴安全务必时刻警惕。城区接种门诊管理儿童普遍较多,儿童流动性大,管理难度较大,受新冠疫情影响,儿童接种疫苗等各项工作受到影响,补种率难以保证。监测统计数据显示,新生儿死亡率1.76%,比“十三五”初期上升0.41个百分点。
(二)儿童受教育水平尚需加速。“十三五”期间,全市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家庭教育薄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问题,部分农村家长依然存在对儿童的性别歧视,对男孩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着较高的期待,而对女孩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顺其自然。普通初中在校学生数2020年20.35万人,与初期比较有所下降。
(三)儿童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同,部门协同程度差异等因素,区域间、城乡间儿童设施建设发展仍存在不均衡,儿童设施健康环保性有待加强。2020年,查处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案件数8件,比初期比较有所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十四五”时期新形势下,我市将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为儿童全面发展和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需要进一步落实儿童优先原则,着力解决儿童健康、教育、环境等问题,全面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强化妇幼健康建设,全面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当前人口发展进入新时期,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育政策随之调整。要结合儿童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妇幼健康均等化服务水平,落实好母婴安全保障五项制度,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强化急危重症救治,优化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
(二)增加儿童教育、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儿童教育能力。坚持以立德树人、提高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统筹教育资源,推进高水平均衡发展,保障儿童公平享有各项权利,缩小儿童发展城乡、县域、校际差距。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义务教育发展,优化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特殊教育能力,真正实现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营造儿童良好发展环境。要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加强儿童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和场所对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加强儿童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加大对“儿童优先”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有关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全社会关心、爱护儿童的意识,严厉打击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营造良好网络和社会环境,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解决与儿童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让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