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531L/2021-0033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统计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解读
2021领导政策解读:泰安打造工业新引擎 推动高端装备新跨越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12.20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制造业由大变强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1-10月份,全市11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197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从县市区来看,高新区59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新泰市4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泰山区36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

从对增加值贡献率来看,1-10月,197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三季度下降2.9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0%,比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从县市区看,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泰山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新泰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

二、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是发展实力偏弱,发展规模偏小。当前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还不够稳定,规上企业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全市代表性装备制造业数量较少,仅仅依靠泰开集团、山东能源重装集团等有限企业拉动作用不强,缺少规模大、协同作用强的龙头企业。1-10月份全市19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未有产值在五十至一百亿的企业,产值过十亿的企业也仅有6家。

二是盈利能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从盈利能力来看,1-10月,全市高端装备产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7%,产业整体盈利能力不高。从产品种类来看,集中在电力电缆、工业锅炉等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种类不够齐全,发展空间比较小。发展水平和质量方面,同其他地市横向纵向比较上距离先进地市差距较大。前三季度,泰安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5位。其次,受制于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限制,企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是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根据前期调研发现,一些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受制于发展规模和产品附加值面对市场竞争、订单下降,国外疫情影响出口形势不畅及政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因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竞争不强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占有率偏低,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现有存量做大做强。要持续在龙头企业培植上攻坚突破,形成产业集群。对于龙头企业不仅表现在发展规模和营收能力上,更要实力强,在行业内有带动力、影响力,具备产业核心凝聚力。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和政策支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对标对表国内、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链主”企业。

二是统筹协同推进增量提质增效。抓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一企一技术中心等工作为抓手,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重要技术攻关,加大企业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研发力度,推动产品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切实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抓人才引进,提升发展后劲。当前全市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高端研发成果向产业化转变效率低下,成为当前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桎梏。政府和企业在人才引进、落实人才政策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导致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留,难发展。

四是抓“互联网+”,提升发展质量。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智能生产和产品服务互联网化,对接用户个性需求,以用户为核心进行智能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推动企业管理互联网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打造企业一体化信息应用平台,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