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呈现“前高后稳”趋势。进入三季度以来,受能耗约束、疫情防控以及基数抬高等因素叠加影响,经济运行面临困难挑战明显增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尚需持续加力。
一、基本情况
工业生产增速稳中略缓。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居全省第14位,增速比1-9月回落1.4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1-10月,37个在统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1.1%,比1-9月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增长面为40.5%。从重点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4.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5%,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5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定恢复。1-10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01.5亿元,同比增长12.9%。从类别看,22个有零售额的大类行业中有17个类别同比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7.3%,其中,烟酒类、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日用品类累计零售额分别增长53.8%、14.1%、19.6%、14.0%,合计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速3.5个百分点。从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736.3亿元,同比增长25.1%,两年平均增长21.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90.3亿元,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0.5%;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8亿元,同比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9亿元,同比增长68.7%,两年平均增长11.7%。
财政金融保持平稳。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8.6亿元,同比增长1.1%,比1-9月提高1.0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5.9%。国内税收收入273.8亿元,增长12.5%,比1-9月回落2.0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0%。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854.0亿元,较年初增长6.5%,居全省第13位;贷款余额3527亿元,较年初增长12.5%,居全省第8位,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20.6亿元,较年初增长10.3%;短期贷款余额1178.9亿元,较年初增长16.8%。
物价、用电保持总体稳定。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增幅较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增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蛋类价格同比上涨13.3%,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5%,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8%,禽肉类价格下跌同比1.7%。从用电量看,全社会用电量20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其中工业用电量141.8亿千瓦时,增长19.8%。
二、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指标增速持续回落。受去年基数不断抬高、能耗压降、房地产调控以及宏观市场环境等叠加影响,主要指标增速与国家、省趋势保持一致,出现稳中回落态势。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国内税收收入增速分别比1-9月回落1.4、10.2、1.4、2.0个百分点。
(二)要素保供压力增大。一是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加大。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比上月扩大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1%,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二是电力供应偏紧,部分企业压减产量。10月当月114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增加值同比下降的有612家,占比为53.4%。部分重点企业反映产能下降20%-30%左右,订单产量无法按期完成,如鲁珠水泥9月当月停电超过90小时,造成38.6%的当期订单流失;泰山石膏9月、10月连续限电天数和间隔限电天数合计30天,其产品护面纸产能由480吨/天降至180吨/天;泰开集团主打产品生产线由三班生产改为两班,预计11月份产值损失5000万元左右。同时,限电也带来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等多种危险因素,无防备断电会导致安全设备失效,出现隐患。三是芯片短缺仍有制约。关键零部件梗阻造成相关行业产品供应紧张,10月当月,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21.3%,通讯器材类当月零售额同比下降13.4%。
(三)企业盈利水平承压。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用工成本刚性上涨等不断增加企业成本,1-10月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1%,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3%,“剪刀差”为2.8个百分点,价格“剪刀差”压减企业盈利空间。从我市看,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3.2元,比上半年增加0.3元;114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80家,亏损面为33.2%;亏损企业亏损额29.0亿元,同比增长33.5%。
(四)疫情反复对旅游业、住宿业等带来持续性冲击。1-10月,泰山火车站、高铁泰安站抵泰人数同比增长14.6%、32.3%,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7.8%、9.8%;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6.9%。
总的看,1-10月全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但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增多,特别是随着采暖季的到来,能源电力保供形势愈加严峻,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应高度关注。下一步,应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精准施策、聚力攻坚,以更加精准具体的务实举措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力争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