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531L/2021-003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泰安市统计局 组配分类 部门统计信息
泰安:强农惠农 前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稳健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21.11.01

农产品加工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核心。近年来,泰安市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初步形成了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成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2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占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为17.2%,中局发展态势稳健。

一、当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整体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共有2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9.3%,企业数量较去年增加34家。221家农产品加工业分布在全市9个县市区、功能区,区域实现全覆盖。

    二、主要产业分布及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健全,形成了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龙头,以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为两翼,造纸和纸制品、木材加工、橡胶制造业等行业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行业整体发展平稳。在全市2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共有91家企业,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的41.2%;纺织业企业共有50家,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的22.6%;食品制造业共有21家企业,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的9.5%。以上三个行业162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拉动全部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速21.8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强劲。前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某生物工程实现营业收入21.2亿,拉动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速4.6个百分点;某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亿,拉动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某制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亿,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6个百分点;某乳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1.4亿,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1.2个百分点;某粮油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亿,拉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0.5个百分点。以上五家重点企业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速10.5个百分点。

三、当前制约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因素

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泰安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基础不够稳固,产品附加值不够高端,产业规模不够壮大,品牌培育不够精准等问题,实现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夯实。

(一)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企业起点低、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量小,主要产品仍停留在原料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带动性较弱。2020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376.0亿元,仅占全省的2.4%,与兄弟地市相比,在总量和龙头企业带动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正逐渐成为企业抵御行业竞争,拓展发展范围,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的瓶颈和制约因素,行业内部同质、小规模企业丛生也会造成恶意竞争,自相损害,从而影响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态势。

(二)初级产品为主,品牌培育欠缺。从行业内部企业主要产品来看,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仍以橡胶轮胎、食用盐、乳制品、鲜、冷藏肉、机制纸、饲料为主,在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培育打造上仍相对落后,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装备研发方面相对欠缺。

(三)配套措施不全,服务保障不强。一是体现在标准化建设仍较滞后,农产品加工业相关质量检测、质量认证和研发服务有限;二是体现在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技术手段和农产品加工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技术贡献率较低;三是体现在融资季节性特点造成融资困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向银行抵押时抵押物评估较低,授信额度较小,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四)生产成本增加,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受今年疫情、汛情影响,小麦、玉米、蔬菜等原材料价格有所波动,影响企业利润空间。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人口红利不断减少,人工成本也在增加,多种因素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

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针对上述制约性问题,建议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量。着力打造“种植在全省,加工在泰安”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品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租赁、控股等方式培育核心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核心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为纽带,联系上下游关联企业,培育功能互补、相互配套、利益共享、产加销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强化协同创新机制,依托企业建设研发基地和平台。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打造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发新产品、新工艺,逐步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技术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高效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向农业产业化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倾斜。适时出台针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专项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在畜禽养殖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扶植力度,稳定原材料供应,保证产业链顺畅。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及时对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方面面临的困难,做好农产品价格指导和市场预期监测分析,尽可能的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收入、提利润,稳定健康发展。

四是持续做好升规纳统,推动增量存量齐发展。一方面,做好在库企业存量维护工作,全面监测目前在统2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定期对分行业、分地区数据进行汇总,及时分析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做好入库纳统工作,及时与农业、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掌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对达到规模标准一半(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的“准规上”企业进行持续跟踪,达到规模标准后及时纳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统计范围,确保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