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优势 规上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信息来源:泰安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9.08.07

今年以来,泰安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工作落实年”为总抓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培植“双50强”企业。上半年,各类服务业新动能发展优势不断凸显,全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基本运行情况

(一)营业收入持续攀升,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

上半年,泰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57家,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63.5%,高出一季度15.9个百分点。其中,纳入GDP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26.7%,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14.6%,比一季度提高12.1个百分点。据核算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1.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4%,同比增长9.1%,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服务业产值稳步增长。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凸显,重点行业支撑明显

上半年,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比重为46.9%,同比增长13.2%,高出一季度4.5个百分点。其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50.9%、58.7%,增长势头良好;附加值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较高,上半年分别增长7.6%、55.7%、65.1%,比一季度提高1.5、6.7、29.1个百分点,对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1%、63.1%、40.7%,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兴起。上半年,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7.6%,较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2.2亿元,增长6.8%,高出规上服务业2.1亿元;应付职工薪酬2.1亿元,增长4.2%,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四)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增长,道路运输业一枝独秀

上半年,规模以上现代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占规上服务业比重为51.5%;同比增长168.9%,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45.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6.5%。其中,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占规上现代物流业的94.2%,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两倍。邮政业增长平稳,1-6月份实现的营业收入3.5亿元,占规模以上现代物流业的5.8%,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五)人均薪酬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5.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2.4亿元,同比增长40.2%,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月人均薪酬5489元,比一季度提高181.6元。分行业看,应付职工薪酬最多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规上服务业的28.9%、25.7%、16.4%;月人均薪酬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756元,卫生和社会工作业7157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450元,分别高出规上服务业人均薪酬的3267元、1668元、961元。

(六)服务业经济景气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上半年,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生产经营预期乐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惠及企业效果明显,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达到123.3%和124.4%,双双在100上方运行,全市服务业经济运行在“景气区间”。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景气指数较高,分别为144%、141%和140%,发展态势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企业影响大,规上服务业平衡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比增长63.5%,主要受个别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泰安市峰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开展无车承运业务后,增长速度持续飙升,拉动了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56.2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88.5%。若除去该企业的影响,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速度为7.5% ,呈低位运行态势。

(二)企业营业成本偏高,盈利空间受到压缩

上半年,除去个别数据异常企业影响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5.7亿元,同比增长21.6%,税金及附加4.6亿元,三项费用合计12.9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6.9%,低于正常水平。分行业看,成本增长最快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236.4%;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本增长130.8%。主要是运输成本高、原料价格上涨、人工费高等因素导致。上半年,全市实现营业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61.2%,全市有115家企业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面达44.7%,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三)服务业所需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力度仍需加大

目前,泰安市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还有待加强,本地企业在工资待遇上难以与发达地区进行竞争,现有服务业人才的能力与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46066人,比一季度减少313人,同比下降2.6%。二季度参与景气调查的246家企业中,有183家企业表示缺乏人才,占74.4%。在所需人才类型的调查显示,缺乏经营管理人员和技工人员的企业各占31.1%,缺乏高级技工、科研人员及其他人员的企业分别占17.5%、14.2%、6.1%。

三、下半年发展形势展望及建议

上半年,随着泰安服务业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各类利好政策落地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产业等行业相继迸发新动能,规模以上服务业呈逐步提升的快速增长态势。对下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合理预期的调查显示,35%的企业持乐观态度,56.9%的企业认为一般,仅8.1%的企业认为不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较高,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理想,企业对下半年经营状况预期乐观向好。但也应关注服务业增长平衡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盈利空间受到压缩、服务业所需人才缺乏等问题。下一步,全市上下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向现代化发展

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以智慧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与智慧经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推进新的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二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全市新兴服务业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利用好泰安“双招双引”工作的重要契机,重点引进一批上规模、经营管理好、创新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现代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等城市经济,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要加大对服务业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规模较大、从业人员多、发展潜质大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优先扶持;二要加强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监测和引导,注重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促进规模以上服务业快速发展;三要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向企业传达优惠政策,提出前瞻性、合理化建议,为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

(三)加快人才引进,培育高端服务业人才

一要大力招商引进服务业人才。以引进项目、招商引资为载体,实行“引企引才、引企带才、引企聚才”的方式,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周到的服务招商,不断拓宽引进人才渠道,努力构建吸引人才高地;二要根据需求培训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泰安市委党校、驻泰高校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立足泰安市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一流的管理人才和高端的服务业技能型人才。

上一条
下一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