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我市猪肉价格较去年呈高位持续回落态势。如泰安南关农贸市场,猪后腿精肉2005年的价格一直在16元/公斤以上。而截止2006年5月,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同比下降23.3%,累计下降30.8%。1至5月平均价格则分别为:13.6元/公斤、13.6元/公斤、13.4元/公斤、12.8元/公斤和11.8元/公斤。据调查,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市场调节的正常结果。我国生猪产品价格自2003年6月开始回升,生猪产品价格长期处于高位,极大地刺激了养猪户的积极性,许多养猪户扩大经营,造成集中生产的现象出现,去年周边县区及郊区生猪存栏、出栏数明显增多,导致猪肉货源明显上升。
二是市场竞争的影响。一方面是外调减少。生猪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这种供求局面也使得我市生猪外销量减少,生猪存栏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外地生鲜肉连锁超市数量增加,商户为赢得市场,进行促销活动,下调猪肉价格,吸引顾客。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生猪价格行情下滑。
三是购买量趋于饱和。猪肉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占肉类购买和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但是随着全市猪肉价格下降及货源充足,购买量已经趋于饱和,猪肉消费量难以较快增长,同时随着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其它肉类消费明显增长,也抑制了猪肉价格上扬。
四是饲料价格稳中有降。国家对农民减免农业税,使得农民近几年来粮食增产,收入增加,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稳中有降,为生猪产品价格提供了一定的下降空间。
目前猪肉价格已经跌至近四年来的最低点,尽管价格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价格如此下跌将直接影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和农民增收,将会对我市养猪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要加强指导。要在养殖结构、推行无公害和选择优良品种上给予指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要强化策略。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拿出相应策略,因为猪肉价格下跌过猛,容易使养猪户丧失信心,今后不养或少养猪,从而造成猪少肉少,导致新一轮肉价上涨的恶性循环。
三要健全体系。如2005年受外地猪链球菌病的影响,人们对猪肉的消费曾存在一定的障碍心理,导致销量下降。所以,要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疫病疫情防控体系,增加疫病的防治能力,消除人们的疑虑心理。
四要科学引导。要及时提醒广大养猪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营,不要盲目随波逐流。近期猪价仍将处于低谷期,真正触底反弹尚有待时日。广大养殖户要把准市场脉搏,走自繁自养、选优提纯、科学养殖之路,提高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在稳定中求发展,将价格回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引导农民建立养殖合作企业,与一些有实力的肉类加工企业联合,形成养殖、加工联合经营模式,将农民养殖风险降至最低,保护农民养殖的积极性,也使养殖行业走向良性循环道路。